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虹膜识别究竟有多靠谱

   日期:2024-06-19     来源:网络整理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核心提示: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虹膜识别究竟有多靠谱但事实上,随着物联网时代来临,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虹膜识别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已经被应用于金融、安防、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虹膜的不可替代性大大保障了虹膜识别的可靠性。有专家认为,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的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818114.com/news/item-491501.html

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虹膜识别究竟有多靠谱

好莱坞大片中,经常有通过扫描眼睛开启保密房间或保险箱的炫酷场景,似乎虹膜识别只是用于高度保密的场所。但事实上,随着物联网时代来临,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虹膜识别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已经被应用于金融、安防、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眼虹膜进行的身份识别,是目前安全性比较高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虹膜本身和虹膜识别技术的几大特性保证了该技术的安全性远远高于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

❶ 虹膜具有高度独特性

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占据人眼总面积的65%。包含了最丰富的纹理信息。由许多腺窝、皱褶、色素斑等构成,是人体中最独特的结构之一。其结构复杂性比指纹高数千倍。

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每个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虹膜的不可替代性大大保障了虹膜识别的可靠性。

❷ 虹膜有极高的稳定性且不可更改

虹膜的形成由遗传基因决定,人体基因表达决定了虹膜的形态、生理、颜色和总的外观。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到八个月左右就基本上发育到了足够尺寸,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除非极少见的反常状况、身体或精神上大的创伤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观上的改变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数十年没有变化。

另一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见的,但同时又属于内部组织1688批发网,位于角膜后面。要改变虹膜外观,需要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而且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所以将虹膜作为“密码”有着更好的“长期安全性”。

❸ 虹膜有大量的量化特征点用于计算

一个虹膜约有266个量化特征点,而一般的生物识别技术只有13个到60个特征点。266个量化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在众多虹膜识别技术资料中都有讲述,在算法和人类眼部特征允许的情况下,算法可获得173个二进制自由度的独立特征点。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这个特征点的数量是相当大的。从而在安全性上有很大保障。

❹ 虹膜识别技术不需要物理接触

指纹识别对手指的清洁度、干燥度要求很高,脏、湿、油等因素都将干扰机器识别。进行指纹识别验证时,手指捺印角度不同、力度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识别结果。而且,指纹识别过程中,指纹采集器上会留下用户的指纹痕迹,用户的指纹存在被复制的可能电子商务有哪些身份认证技术,安全性大打折扣。

虹膜识别则不需要与机器进行接触,识别过程需要眼睛与机器保持20-25cm左右的距离,不会留下生物残留,也就难以被复制,可靠性更高。在特定场景下使用更加便捷。比如在手上沾水或者戴手套操作手机时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虹膜识别究竟有多靠谱,不需要物理接触的虹膜识别显然比指纹识别更方便。

❺ 虹膜识别技术使用的是活体信息

虹膜识别技术需要活体的虹膜信息,当一个人死亡后,瞳孔会自然放大,从而造成虹膜消失。或者眼球被剥离人体后,虹膜会随瞳孔放大失去活性,将被机器拒识,因此,虹膜识别的安全性更高。而且由于虹膜是生物特征,照片或者视频上的影像是不能被识别的。

❻ 虹膜识别的认假率极低

在人体生物特征识别领域,认假率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它的数值越低,就代表识别越精确,也就越能减少出错的可能性。虹膜识别的认假率为1/1500000,与之相比,指纹识别误识率为0.8%,人脸识别则为2%。有专家认为,在生物识别技术中,虹膜识别的精确度仅次于DNA识别。

Tips

Q:虹膜识别的光线和辐射会对人的眼睛和身体造成伤害吗?

A:对眼睛几乎没有伤害。虹膜识别用的是红外线,而且是一般强度的红外线,光照强度跟自然光差不多。使用10万次的辐射小于打1分钟电话。

虽然目前虹膜识别技术还在发展中,但是表现出来的安全性比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高许多。这项技术在全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煤矿、银行、监狱、门禁、社保、医疗等多种行业,在个人消费端市场上的应用也呈上涨趋势。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虹膜识别的市场占有率有望从2015年的7%上涨至2020年的16 %,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6%电子商务有哪些身份认证技术,其中移动端应用的市场规模为130亿美金,前景十分广阔。

114黄页(http://info.114ren.com)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行业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2200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