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日期:2024-03-11     来源:网络整理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核心提示: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展望近年来,信州区商贸服务业在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信州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商业规划的执行往往让位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所占比例较低。4、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114ren.com/news/item-490947.html

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近年来,信州区商贸服务业在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信州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11年,信州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按照“布局科学、业态多样、结构协调、功能齐全”的要求,把上饶中心城区打造成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

一、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1、商业规模逐步扩大。随着洪客隆、步步高、苏宁、国美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商贸企业,以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大型金融企业入驻信州,中心城区的商业规模和经营档次得到快速提升。家乐福、华润万家、沃尔玛、麦当劳、大润发等世界500强商贸企业正积极与各大商业地产展开对接洽谈。目前,中心城区商业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有5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有8家。年纳税过百万的商贸服务企业32家,过50万元的商贸服务企业43家,直接从事商贸服务业的人员6.5万人。预计2015年,信州区商业经营总面积将达到290万㎡;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到10万人。

2、市场功能不断提升。三年来,信州区先后完成了八角塘、五三、胜利路等12个集贸市场的升级改造,通过对水产、水果、活禽等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引导各类市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未来3年,中心城区的市场建设将突出专业特色,建设2个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专业市场,即五金机电交易市场、赣东北汽车服务园,同时启动二手车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市场、花卉市场和灯饰市场的建设。

3、消费市场日益繁荣。近年来,信州区连续举办了四届酒水文化节,三届美食文化节、二届服装艺术节,以及建材节、旅游节、农展会、车展会、房展会和大型商贸项目的签约、开工、开业庆典等商贸节庆活动。各类商贸节庆活动以其聚集人气、促进消费、扩大影响的积极效应,逐步成为上饶商业文化的品牌。2011年,信州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5.1%,占GDP比重达到53.1%。全区商贸税收实现2.23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增长20.8%,占全市总量的1/5。2010年和2011年,信州区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先进县(市、区)”。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州区商贸服务业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服务业的规模、结构、水平和观念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整体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商业规模总量不足。上饶中心城区的商贸服务业发展,缺乏世界500强等大型商贸企业和国际国内著名品牌的强大带动作用,经营档次有待提升。目前,中心城区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只有5家,城区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江南商贸城年交易额也只在50亿元上下,与新余、抚州、衢州等周边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2、商业规划明显滞后。商业网点整体层次偏低,存在小、散、乱的状况。商业规划的执行往往让位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所占比例较低。现有商业设施布局呈现出老城聚集、新区不足的状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没有一个牵头部门,多头管理自由发展的情况长期存在。

3、市场功能有待提升。市场建设缺乏整体促进机制。真正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辐射力、功能完善、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市场相对不够。市场发展后劲不足,投入的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资金较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市场功能。

4、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缺乏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货运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配套物流基础设施,现有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小、布点分散、功能单一。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社区商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加快发展我区商贸流通业的若干建议

1、加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政策引导。要结合我区实际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商贸项目的发展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供地政策的重点商贸服务业项目,市政府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引进世界500强等大型商贸服务业项目中实行“一事一议”,定向招商,优先优惠供地,争取在三年内引进2-3个经营面积在10万㎡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2、整合资源,建设专业市场。积极利用320国道南移有利契机,把位于市区人流密集区域的灯具装饰、五金机电、机械加工、副食品批发等业态,以及钢材、石材、花卉、蔬菜、水产等经营规模和发展前景产不大的市场,集中布局在南移后的320国道两侧。统一规划设置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大型仓储、超市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整合当前分散经营的水产、家禽、冷冻制品市场资源,建设产业聚集度高的综合农产品蔬菜批发市场,形成资源共享和集约化发展,从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3、优化布局,推动载体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商业网点布局合作的新思路,按照业态完整、布局合理、定位超前、与城市和区域发展相协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以广场为核心的4平方公里商务中心区和城东商务区、水南商务区和三江新城三个商务副中心区。重点布局凤凰大道和三清山大道两条商业带。树立“大商贸、大流通”和“全市一盘棋”观念,建立与商业规划相配套的具体操作机制,实现联动发展。

4、立足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商业街。利用灵山路、金龙岗、信江东路、南门口建设新的休闲步行街区;在丁家洲或带湖路延伸段规划建设上饶地方特色风情美食街;利用三江水系改造和槠溪河东岸改造,打造类似秦淮河美食休闲街的特色旅游商业街。通过扩大街区范围、成立专门运作团队、引进著名品牌、融入旅游文化元素等措施,进一步聚集抗建路步行街人气114黄页sitemaps,提升其商业规模和经营档次。

5、关注民生,制定农贸市场建设联动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在较大的居民住宅小区设置小型农贸市场,作为小区的便民服务配套设施,纳入物业管理范围,真正做到便民宜居。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市场开办主体三方各自承担的市场改造出资比例,制定市场建设和改造的联动机制。把农贸市场的建设改造,作为政府调控“菜篮子”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

6、注重引导信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展望,推动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积极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发挥无形市场的优势。鼓励大型市场、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

114黄页(http://info.114ren.com)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行业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220000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