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打造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

   日期:2023-08-30     来源:网络整理    文章发布:文章发布    网络转载:生活号    
核心提示: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打造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2015年学校创建东莞市电子商贸人才孵化基地,2016年创建东莞市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园,2018年创建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电子商务)和广东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产教学院为例,借助东莞电子商务职教集团平台资源及产业链优势,学校将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实践中高职贯通高层次人才培养。
移动站源标题:http://mip.114ren.com/news/item-483229.html

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打造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

搭乘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东风,2023年电子商贸学校办学环境将迎来全面升级。图为学校新校舍效果图。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它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教学生升学路径等内容做出规范化指引。

学校如何抓住契机,从育人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中探索,完善适应职教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面积共47845平方米的新校舍改扩建工程即将动工,与新校舍建设同步推进的还有学校产教学院的规划。

聚焦电子商贸产业链及平台优势,全面夯实“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的育人模式,接下来电子商贸学校将依托三二分段,探索中高职贯通混合所有制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渠道作用,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撰文:黄婷

“一园六区”办学格局▶▷践行产教学融合育人

1992年,在美丽富饶的京九第一镇——东莞市常平镇,一所名为“常平镇黄水职业中学”的学校迎来开办招生。办学14年后,200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此后随着政策调整学校归属市直属管理,并于2012年更名为“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迎来新一轮发展腾飞。

抓住电子商贸的发展契机,秉承“品质为本、技能为先、实践为重”办学理念,电子商贸学校着力打造广东省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由此开始了一系列创新育人探索。

面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融通过程中存在的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深、合作渠道不畅等问题,学校从2013年开始提出了“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元”为学校与企业;“三段”则直指学生培养的三个阶段,经历“职校人—企业人—职业人”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适应社会的发展。

“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有三个层面的贡献:一是为企业为社会输送适用人才;二是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三是带领产业、引领企业发展。”电子商贸学校校长吴强辉认为,当前职业教育还走在第二个阶段,学校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将专业和产业结合起来,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贡献力量。

通过不断探究校企融通实践创新机制,学校建立起职业教育校企之间的跨界融合育人。教学上,学生入校后,一二年级进行基础性教学,三年级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分层级教育、分层级教学,为学生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奠定基础。

实践中,学校效仿地方产业园,在校内与企业共建了“一园六区”产教园,其中学校实训基地统称为“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产教园”。园区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引入企业、项目、产品,按专业与项目划分出教学、实训、实战等功能区,开发了项目模块课程、创新双元质量评价体系,将产、教、学有机结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扎实育人,锐意创新,为学校捧回一个又一个荣誉。

其中,《中职学校“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电子商务专业模块化配置与个性化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捧回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平台+项目”的产教融合育人项目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十三五”产教融合优秀项目。

“立足新职教法理解这12个字,学校践行的育人思路仍行之有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吴强辉直言学校的信心更足。

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助力学生升学就业双优

将基础性培养与专长性培养相结合、学生发展意愿和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制定出个性化教学方案。围绕校企深度融合,电子商贸学校积极开展落地实践,不断为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2015年学校创建东莞市电子商贸人才孵化基地东莞市电子商务协会,2016年创建东莞市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园,2018年创建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电子商务)和广东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电子商务)。

已构建的“一园六区”办学格局中,包括一个电子商贸产教园及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园、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基地、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教中心、机器人产教中心、高新制造孵化园。

用发展的眼光办学校,以前瞻的决策育学子,坚持走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整合学校资源企业力量,为学生托起了成长成才的摇篮东莞市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贸学校不仅赢得社会口碑,也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

在专业成果建设上,电子商务专业群每年为本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输出技术服务,对外人才培训超过300人次,辐射整个东莞地区,助推30多家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自2016年开始,学校连续五年获得“东莞电商最佳人才培育机构”殊荣。荣誉的背后,承载了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在社会贡献、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力上的专业认可。

从学生发展来看,一方面培养能工巧匠,往技术实用型人才发展,和企业对接,实现分层、分类定制培养;另一方面,致力于培养技师工程师,鼓励并为学生升入高职乃至本科院校搭建平台,扎实的基本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实现升学与就业双优发展。

以“双创园”为例,成功孵化了如杨勇、黄张燕、梁福旺、吕侃颖、吴钦达等一批学子代表创业精英,其中学子杨勇被誉为“第一个校园百万人才”,得到国家省市众多媒体的关注、报道。

升学就业方面,近三年来学校16级、17级、18级毕业学生共计2366人,到高职院校深造升学人数为1296人、升学率54.8%,实际就业(含升学)人数为2308人、就业率达97.5%。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广东“3+证书”春季高考中,来自该校国际商务1901班的雷小玲同学取得总分409分的好成绩,在全省12万多名考生中位居第30名。此外,还有15名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免试入学,继续深造。

作为学校“岗课赛证”融合成效的最好展现,在刚刚落幕的2021-2022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学生专业能力大赛(中职组)中,电子商贸学校40名学生参加了15个赛项的比赛,最终斩获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共19个奖项。

聚焦四大专业群▶▷实现办学新发展新突破

衡量一个地方的产业是否发达,技术人才支撑是否足够是关键指标,在这当中,职业教育就承担着非常鲜明的教育和社会功能。

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定位,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围绕产业优化升级1688库移动站,紧扣东莞“四大特色”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电子商贸学校不断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努力建设紧扣产业、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汽车服务、智能制造、数字信息”四大专业群。

搭乘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东风,2023年电子商贸学校办学环境将迎来全面升级,办学规模则扩大到3600人。依托新校舍,学校提出将全力打造产学融合创新互联智慧校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充满可能性、互动性、创新性的未来学习殿堂。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机遇期和改革攻坚、爬坡过坎关键期,新职教法出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立足新职教法实施与扩容提质完成,学校将迎来新机遇、新发展、新突破。”吴强辉说。

围绕打造广东省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为目标,未来电子商贸学校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渠道作用,致力携手高校、中职院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创建东莞市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两大产教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人才培养模式。

以电子商务产教学院为例,借助东莞电子商务职教集团平台资源及产业链优势,学校将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实践中高职贯通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产教学院有望在年内挂牌。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学校还与华为、比亚迪等进行深度合作,其中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华为ICT学院,将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人才考核体系中做深度探索。

基于合作育人的现实需求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 打造产教融合校企融通创新示范基地,今年电子商贸学校在招生计划中新增“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专业。吴强辉透露,接下来学校还将在大数据与5G应用上做新专业规划,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进一步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14黄页(http://info.114ren.com)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留言删除
 
 
更多>同类行业

同类新闻
最新资讯
最新发布
最受欢迎
网站首页  |  黄页  |  联系方式  |  信息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API推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陇ICP备22000095号